F-35C部署在即,数据推演中美舰载机,重型制空机成中国未来首选。

自美国海军F-35C隐身战斗机于2019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IOC)以来,美军航母舰载机保持了较快的换装速度,其中卡尔·文森号(CVN-70)航母将于2021年携F-35C前往西太平洋进行战斗部署,进入隐身时代的美国 军将会游荡在全球热点地区。

作为美国海军未来空中力量的中坚,F-35C的服役期将长达30年,至少会生产到2030年前后。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数十年里,F-35C将与中国周边海空形势息息相关,也必然会影响到中国航母舰载机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五角大楼在制定下一代战斗机替代机JSF计划时,肯定没有预测到美国航母在新世纪面临如此重大的军事技术革命和新兴军事力量挑战。对于诸多技术的先行者美国而言,当时迈进新兴军事装备的“无人区”,尽管小心翼翼,却也无法摆脱茫然无措的反复尝试。回望过去这段进程,F-35C体现了美国军工的强大科研实力,却也在不断的试错摸索中留下了不足甚至问题,给后来者创造了难得的赶超机遇。

几年前,在中国第一艘航母服役之际,很多航空界人士曾就辽宁号航母上的战斗机选型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讨论的焦点之一就是:航母究竟是携载战斗/攻击机好,还是搭配制空战斗机和战斗/攻击机?有的专家认为:在对强国的战争中,大型航母如果条件允许,携载专门的制空战斗机和战斗/攻击机,在海空作战效能上要比全部使用战斗/攻击机好的多。当然,在已经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对地/舰打击时全部携载战斗/攻击机又会好很多,这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实际上,美国也正是在对抗激烈的冷战时期,研制了专司空战的F-14“雄猫”战斗机。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已经没有国家可以威胁到美国航母战斗群和战斗机,随即放弃了这种专门用于夺取制空权的战斗机。也是基于这种想法,美国在后来的新一代航母战斗机选型中,又放弃了海军版的NATF战斗机,也就是AFX F-22变后掠翼战斗机,而是选择了缩水版的三军通用JSF计划,也就是后来的F-35“闪电”战斗机。

对于中国而言,当前发展航母面临的形势与美国完全不同。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航母及舰载机将与美国航母及F-35舰载机相映成趣,成为相互对标的“伙伴”。虽然与AFX F-22相比,F-35的空战能力有明显差距,但对于诞生不久的中国航母和歼-15而言,F-35突出的隐身、短距起降、雷达电子性能,依然拥有巨大的压倒性优势。正式由于这种强大对手的空中压力,中国航母首先要解决的是夺取海上的制空权,其次才会考虑对地打击能力。

目前,中俄两国已经陆续突破了四代隐身战机的门槛,歼20和苏-57都已列装部队,中国隐身舰载战斗机项目虽然尚未现身,但歼-20的研制服役、FC-31的不断进化,都为我国隐身战斗机登上航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什么样的舰载战斗机才符合中国的需求呢?

前面已经说到,我们的航母编队长期面临的老朋友将是美国的超级核航母以及F-35舰载机,因此这里先看看舰载型F-35空战性能到底如何。在JSF项目设计之初,五角大楼提出的任务和性能需求是:70%的对地攻击能力和30%的空战能力。按照这个性能设定,将F-35称为攻击战斗机更适合一点。F-35C除了不具备F-35B的短距起降能力,其他作战性能都比F-35B高很多,因此中国的新型舰载机的目标必然是压倒F-35C。

按照美军构想,F-35A很多时候需要在F-22夺取制空权的条件下遂行对地攻击,F-35A显然不是用于争夺制空权的主力战斗机,最多扮演为F-22辅助空战的角色。那么,在海军层面,谁为F-35C夺取制空权?美国海军除了F-35C也就只剩下F-18E/F了,但F-18E/F在技术上至少比F-35C差了半代,空战性能还比不上F-35C,因此海军夺取制空权的任务,只有F-35C亲自上阵,F-18E/F顶多算是辅助角色。到了2030年前后,随着F-18E/F的陆续退役,美国航母舰载机将以F-35C和X-47B无人攻击机为主,空战方面也只有F-35C自己独挑大梁了。

F-35C于2010年6月首飞,后因海军各种需求更改设计,由最初设计空重的13.6吨增加到15.8吨,这个重量已经超过双发重型制空战斗机F-15C的14.6吨。虽然经过减肥在最终服役时可能要轻一点,但考虑到为提升起降气动性能,在F-35A/B基础上增加了2.4米的翼展和50%的机翼面积,并强化了机翼结构和起落架强度,因此空重不可能减少到15吨以下。

我们假设F-35C空重为15吨,机内油箱满油推重比为0.77,即便以6吨燃油算也不到0.9,为了保持隐身肯定不会外挂副油箱。由于设计时考虑对地任务需携带比较多的弹药,内部弹舱空间不能太小,造成了F-35C外型臃肿肥大,也被戏称“肥电”。在布置机内大弹舱、增加了空重,并造成了外型臃肿肥大后,F-35C不得不舍弃了五代机的一个重要指标:超音速巡航能力。

虽然F-35C存在种种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F-35C仍是目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最优秀的舰载战斗机。具备第五代战斗机典型的隐身设计,其正面的雷达截面RCS只有零点几平方米,可以将被发现的距离降低50%甚至更多。而且自身采用了先进的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对RCS为1.0的目标发现距离可达150KM以上。

为了进一步探讨舰载机性能优劣,我们将战斗机分成两组,分别用J-15、设想的未来舰载机J-xx与F-35C做个粗略的空战对比。

先看J-15和F-35C空战对比。J-15正常起飞重大约24吨,发动机使用涡扇10H,全加力推力为2×125.4千牛,超过俄罗斯AL-31F的2×122.5千牛,起飞推重比大约1.07,最大速度2.4马赫,RCS面积大约10平方米,配装的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对RCS为1.0的目标探测距离约为120KM,但发现F-35C这种隐身目标的距离会缩短到60KM。

J-15和F-35C发生空中遭遇,J-15凭借自身优秀的机动性能,配合头盔瞄准显示器、大离轴角攻击能力的R-73改或者国产PL-10格斗导弹,能在近距离格斗时占据较大的优势。对于F-35C与三代改战斗机近距空战时的窘迫,美国人自己也很清楚,F-35擅长的是隐身超视距空战,对三代机和没有强化隐身能力的三代改战斗机的优势在于抢先发现、率先攻击。

假定J-15进入AIM-120D有效射程时,F-35C首先开火,而自身凭借隐身能力还不会被发现,我们可以粗略计算中距空战效能:超视距空战效能=(本机发现敌机距离÷敌机发现本机距离)×[(本机巡航速度×本机最大速度)÷(敌机巡航速度×敌机最大速度)]。这样算来,F-35C对J-15超视距空战效能=(240÷60)×[(0.9×1.8)÷(0.9×2.4)]=3.0。这里的240是指F-35C发现J-15的距离为240KM,60指J-15发现F-35C的距离为60KM,0.9为两机的巡航速度均为0.9马赫,1.8是F-35C的极限速度1.8马赫,2.4为J-15的极限速度2.4马赫。

看得出来,F-35C对J-15在超视距空战中具有明显优势,原因是J-15属于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整体没有使用隐身设计,F-35C凭借隐身能力获得了超视距空战的碾压优势。当然,这里面并没有考虑空空导弹的性能差异,而且F-35采用隐身模式时导弹全部内挂,造成导弹基数不足,对空作战模式下弹舱最多可载6枚空空导弹。为了防止漏网目标靠近从而陷入近距格斗,F-35C必须携带2枚AIM-9X,那么中距AIM-120D只能携带4枚,完成一轮攻击后弹药就会告急,但使用机身外挂又破坏了最重要的隐身性能。因此,在隐身性能和空空弹药基数上,美国海军将面临艰难的选择。这就是当初设计F-35时过度强调70%性能用于对地打击,而仅有30%性能用于空战的后果。

由于中国海军未来隐身舰载战斗机J-xx尚无准确消息,有关J-20舰载型或FC31舰载型的猜测也缺乏具体支撑,我们这里选择参照已经服役的J-20隐身战斗机,毕竟从中国远洋海军建设目标和大型航母规划来看,中国未来隐身舰载机大概率仍然是类似J-15的重型机。

J-xx与F-35C空中遭遇时,J-xx各项性能暂以J-20的指标代替,我们再做个计算。J-xx对F-35C超视距空战效能=(120÷80)×[(1.4×2.0)÷(0.9×1.8)]=2.6。也就是说,J-xx对F-35C有明显的优势,这主要是由于J-xx隐身能力和F-35C相当,但探测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比F-35C有比较大的优势。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F-35C在与三代机的超视距空战中处于明显的优势,但在对抗四代重型隐身战斗机时,将面临非常被动的局面。我们假设J-xx具备与F-22相当的空战能力,以制空为主,对地打击为辅,即便F-35设计目标颠倒过来,以70%的性能用于对空作战,30%用于对地攻击(携带小直径弹药对地打击,大型弹药由战斗/攻击机完成)。由此,在可预见的未来,J-xx挑战美军航母的制空霸权不是不可能。

不过,美国海军拥有我们缺乏的体系优势和航母战斗群使用经验、实战经验,即便装备相对更优秀的舰载战斗机,也只是压缩了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制空优势,而中国航母的性能和实际运作上还有不少短板和技术瓶颈,需要大量资金、时间持续进行升级和磨练,这些对于中国海军而言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总的来看,F-35C的出现似乎给了中国一个契机,使得中国海军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从而打造更加完备、更加强悍、更符合未来战场需求的新锐空中力量。勾画这种未来舰载机的大致轮廓,应该是“四代隐身战斗机为基本标准,以空战为主的重型战斗机”,而不能选择象F-35C那样的通用型隐身战斗机。

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军工领域持续努力、创新突破,毕竟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瓶颈仍然是重重关山,唯有强大的财力支撑和先进的科技引领,才能加快追赶并最终到达世界军事技术的最前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必删】
#兰州微聚焦##国际军事##武器装备#

#军事新闻# F-35C部署在即,数据推演中美舰载机,重型制空机成中国未来首选。

自美国海军F-35C隐身战斗机于2019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IOC)以来,美军航母舰载机保持了较快的换装速度,其中卡尔·文森号(CVN-70)航母将于2021年携F-35C前往西太平洋进行战斗部署,进入隐身时代的美国海军将会游荡在全球热点地区。

作为美国海军未来空中力量的中坚,F-35C的服役期将长达30年,至少会生产到2030年前后。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数十年里,F-35C将与中国周边海空形势息息相关,也必然会影响到中国航母舰载机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五角大楼在制定下一代战斗机替代机JSF计划时,肯定没有预测到美国航母在新世纪面临如此重大的军事技术革命和新兴军事力量挑战。对于诸多技术的先行者美国而言,当时迈进新兴军事装备的“无人区”,尽管小心翼翼,却也无法摆脱茫然无措的反复尝试。回望过去这段进程,F-35C体现了美国军工的强大科研实力,却也在不断的试错摸索中留下了不足甚至问题,给后来者创造了难得的赶超机遇。

几年前,在中国第一艘航母服役之际,很多航空界人士曾就辽宁号航母上的战斗机选型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讨论的焦点之一就是:航母究竟是携载战斗/攻击机好,还是搭配制空战斗机和战斗/攻击机?有的专家认为:在对强国的战争中,大型航母如果条件允许,携载专门的制空战斗机和战斗/攻击机,在海空作战效能上要比全部使用战斗/攻击机好的多。当然,在已经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对地/舰打击时全部携载战斗/攻击机又会好很多,这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实际上,美国也正是在对抗激烈的冷战时期,研制了专司空战的F-14“雄猫”战斗机。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已经没有国家可以威胁到美国航母战斗群和战斗机,随即放弃了这种专门用于夺取制空权的战斗机。也是基于这种想法,美国在后来的新一代航母战斗机选型中,又放弃了海军版的NATF战斗机,也就是AFX F-22变后掠翼战斗机,而是选择了缩水版的三军通用JSF计划,也就是后来的F-35“闪电”战斗机。

对于中国而言,当前发展航母面临的形势与美国完全不同。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航母及舰载机将与美国航母及F-35舰载机相映成趣,成为相互对标的“伙伴”。虽然与AFX F-22相比,F-35的空战能力有明显差距,但对于诞生不久的中国航母和歼-15而言,F-35突出的隐身、短距起降、雷达电子性能,依然拥有巨大的压倒性优势。正式由于这种强大对手的空中压力,中国航母首先要解决的是夺取海上的制空权,其次才会考虑对地打击能力。

目前,中俄两国已经陆续突破了四代隐身战机的门槛,歼20和苏-57都已列装部队,中国隐身舰载战斗机项目虽然尚未现身,但歼-20的研制服役、FC-31的不断进化,都为我国隐身战斗机登上航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什么样的舰载战斗机才符合中国的需求呢?

前面已经说到,我们的航母编队长期面临的老朋友将是美国的超级核航母以及F-35舰载机,因此这里先看看舰载型F-35空战性能到底如何。在JSF项目设计之初,五角大楼提出的任务和性能需求是:70%的对地攻击能力和30%的空战能力。按照这个性能设定,将F-35称为攻击战斗机更适合一点。F-35C除了不具备F-35B的短距起降能力,其他作战性能都比F-35B高很多,因此中国的新型舰载机的目标必然是压倒F-35C。

按照美军构想,F-35A很多时候需要在F-22夺取制空权的条件下遂行对地攻击,F-35A显然不是用于争夺制空权的主力战斗机,最多扮演为F-22辅助空战的角色。那么,在海军层面,谁为F-35C夺取制空权?美国海军除了F-35C也就只剩下F-18E/F了,但F-18E/F在技术上至少比F-35C差了半代,空战性能还比不上F-35C,因此海军夺取制空权的任务,只有F-35C亲自上阵,F-18E/F顶多算是辅助角色。到了2030年前后,随着F-18E/F的陆续退役,美国航母舰载机将以F-35C和X-47B无人攻击机为主,空战方面也只有F-35C自己独挑大梁了。

F-35C于2010年6月首飞,后因海军各种需求更改设计,由最初设计空重的13.6吨增加到15.8吨,这个重量已经超过双发重型制空战斗机F-15C的14.6吨。虽然经过减肥在最终服役时可能要轻一点,但考虑到为提升起降气动性能,在F-35A/B基础上增加了2.4米的翼展和50%的机翼面积,并强化了机翼结构和起落架强度,因此空重不可能减少到15吨以下。

我们假设F-35C空重为15吨,机内油箱满油推重比为0.77,即便以6吨燃油算也不到0.9,为了保持隐身肯定不会外挂副油箱。由于设计时考虑对地任务需携带比较多的弹药,内部弹舱空间不能太小,造成了F-35C外型臃肿肥大,也被戏称“肥电”。在布置机内大弹舱、增加了空重,并造成了外型臃肿肥大后,F-35C不得不舍弃了五代机的一个重要指标:超音速巡航能力。

虽然F-35C存在种种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F-35C仍是目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最优秀的舰载战斗机。具备第五代战斗机典型的隐身设计,其正面的雷达截面RCS只有零点几平方米,可以将被发现的距离降低50%甚至更多。而且自身采用了先进的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对RCS为1.0的目标发现距离可达150KM以上。

为了进一步探讨舰载机性能优劣,我们将战斗机分成两组,分别用J-15、设想的未来舰载机J-xx与F-35C做个粗略的空战对比。

先看J-15和F-35C空战对比。J-15正常起飞重大约24吨,发动机使用涡扇10H,全加力推力为2×125.4千牛,超过俄罗斯AL-31F的2×122.5千牛,起飞推重比大约1.07,最大速度2.4马赫,RCS面积大约10平方米,配装的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对RCS为1.0的目标探测距离约为120KM,但发现F-35C这种隐身目标的距离会缩短到60KM。

J-15和F-35C发生空中遭遇,J-15凭借自身优秀的机动性能,配合头盔瞄准显示器、大离轴角攻击能力的R-73改或者国产PL-10格斗导弹,能在近距离格斗时占据较大的优势。对于F-35C与三代改战斗机近距空战时的窘迫,美国人自己也很清楚,F-35擅长的是隐身超视距空战,对三代机和没有强化隐身能力的三代改战斗机的优势在于抢先发现、率先攻击。

假定J-15进入AIM-120D有效射程时,F-35C首先开火,而自身凭借隐身能力还不会被发现,我们可以粗略计算中距空战效能:超视距空战效能=(本机发现敌机距离÷敌机发现本机距离)×[(本机巡航速度×本机最大速度)÷(敌机巡航速度×敌机最大速度)]。这样算来,F-35C对J-15超视距空战效能=(240÷60)×[(0.9×1.8)÷(0.9×2.4)]=3.0。这里的240是指F-35C发现J-15的距离为240KM,60指J-15发现F-35C的距离为60KM,0.9为两机的巡航速度均为0.9马赫,1.8是F-35C的极限速度1.8马赫,2.4为J-15的极限速度2.4马赫。

看得出来,F-35C对J-15在超视距空战中具有明显优势,原因是J-15属于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整体没有使用隐身设计,F-35C凭借隐身能力获得了超视距空战的碾压优势。当然,这里面并没有考虑空空导弹的性能差异,而且F-35采用隐身模式时导弹全部内挂,造成导弹基数不足,对空作战模式下弹舱最多可载6枚空空导弹。为了防止漏网目标靠近从而陷入近距格斗,F-35C必须携带2枚AIM-9X,那么中距AIM-120D只能携带4枚,完成一轮攻击后弹药就会告急,但使用机身外挂又破坏了最重要的隐身性能。因此,在隐身性能和空空弹药基数上,美国海军将面临艰难的选择。这就是当初设计F-35时过度强调70%性能用于对地打击,而仅有30%性能用于空战的后果。

由于中国海军未来隐身舰载战斗机J-xx尚无准确消息,有关J-20舰载型或FC31舰载型的猜测也缺乏具体支撑,我们这里选择参照已经服役的J-20隐身战斗机,毕竟从中国远洋海军建设目标和大型航母规划来看,中国未来隐身舰载机大概率仍然是类似J-15的重型机。

J-xx与F-35C空中遭遇时,J-xx各项性能暂以J-20的指标代替,我们再做个计算。J-xx对F-35C超视距空战效能=(120÷80)×[(1.4×2.0)÷(0.9×1.8)]=2.6。也就是说,J-xx对F-35C有明显的优势,这主要是由于J-xx隐身能力和F-35C相当,但探测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比F-35C有比较大的优势。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F-35C在与三代机的超视距空战中处于明显的优势,但在对抗四代重型隐身战斗机时,将面临非常被动的局面。我们假设J-xx具备与F-22相当的空战能力,以制空为主,对地打击为辅,即便F-35设计目标颠倒过来,以70%的性能用于对空作战,30%用于对地攻击(携带小直径弹药对地打击,大型弹药由战斗/攻击机完成)。由此,在可预见的未来,J-xx挑战美军航母的制空霸权不是不可能。

不过,美国海军拥有我们缺乏的体系优势和航母战斗群使用经验、实战经验,即便装备相对更优秀的舰载战斗机,也只是压缩了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制空优势,而中国航母的性能和实际运作上还有不少短板和技术瓶颈,需要大量资金、时间持续进行升级和磨练,这些对于中国海军而言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总的来看,F-35C的出现似乎给了中国一个契机,使得中国海军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从而打造更加完备、更加强悍、更符合未来战场需求的新锐空中力量。勾画这种未来舰载机的大致轮廓,应该是“四代隐身战斗机为基本标准,以空战为主的重型战斗​机”,而不能选择象F-35C那样的通用型隐身战斗机。

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军工领域持续努力、创新突破,毕竟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瓶颈仍然是重重关山,唯有强大的财力支撑和先进的科技引领,才能加快追赶并最终到达世界军事技术的最前沿。

#化妆品oem# 资生堂要靠这二项,把CS渠道转变成最先进的渠道

  资生堂认为CS渠道是最具备发展潜力的渠道。目前,资生堂在中国拥有3500家左右店铺,使实体店创造独有的价值,发挥CS渠道独到的优势,将CS渠道转变成最先进的渠道是资生堂要做的事。

  如何将传统的CS渠道转变成最先进的渠道,在今天(3月22日)的2018资生堂优秀门店大会上,资生堂给出了答案。资生堂中国总代表藤原宪太郎表示,中国化妆品专卖店渠道一直是资生堂的重要渠道,资生堂将一如既往将中心聚焦在美妆零售升级的探索上,2018年,资生堂已经为CS渠道精心筹备了“心链接”和“新零售”两大项目,分别从服务和技术两方面帮助化妆品店找到新零售下的发展方向。

资生堂中国总代表藤原宪太郎

  启动“心链接”3年计划,发布门店服务新标准

  如何定义“心链接”计划,资生堂中国大众化妆品营业本部都丸泰本部长在接受中国化妆品网采访时表示,“首先我们希望心链接计划项目真正带给店主店员一些内在的变化,我们认为专卖店角色不只是卖产品,还有美的意识和感受带给消费者,这也是我们这个项目的初衷,一些大型精品店本身就有服务意识,将来的门店服务更注重服务体验和服务价值,我们通过心链接去定义这样的标准,让其他门店也可以有提高现有服务的标准。

  据资料显示,未来几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美妆用户消费升级,中国化妆品行业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将预计保持8.8%的复合增长率。 然而面对新兴渠道的分流与冲击,目前中国化妆品店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专业感弱化进店率低、体验感差成交率低、服务意识差连带率低、用户管理落后返店率低等方面,唯有回归化妆品店核心渠道——专业服务,方能重塑专业价值。

资生堂中国大众化妆品营业本部都丸泰本部长

  会议上资生堂中国大众化妆品营业本部盛开部长宣布了“心链接”的三年计划,并提出2018年资生堂为帮助化妆品店服务能力提升将提供资生堂专业服务标准白皮书、资生堂化妆品店服务特训营、资生堂专业服务礼包、资生堂化妆品店美容沙龙、资生堂CS店员服务大赛、服务心认证资生堂专业美容服务认证等一系列支持。

  《中国化妆品专营店资生堂专业服务标准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是整个“心链接”计划的行动纲领,它是集齐业界专业人士一起策划下来的专业方案,帮助化妆品店掌握新服务标准,是门店的服务利器。

  盛开部长介绍,《白皮书》依托资生堂146年以诚待客服务精髓、80多年美容顾问历史传承为基础,由各大领域9大服务专家提供指导,结合数十家化妆品店真实访问,并借助资生堂庞大的顾客数据进行分析,在研究新一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汇集而成。除此之外,资生堂将投入更多资源,让新的服务标准可以具体执行,借此提升化妆品店渠道整体的服务水平。

  《白皮书》总结出了化妆品专营店全新“知心好友”式服务理念——知心服务。发现服务过程6大触心时刻,28个触心服务行为,真正了解顾客需求,了解顾客对专业的期待,衷心尊重顾客,让门店与顾客成为知心好友,从而重新获得顾客发自内心的认可,重塑美容顾问在新零售时代下的价值。

  资生堂中国大众化妆品营业本部都丸泰部长表示,“2018年心链接项目是充实CS渠道内在价值的起步年,今年将会通过整年行动帮助门店掌握新标准,明年将门店认证系统上线。”

  新零售项目技术加持实体店,开启无库存状态

  在本次大会上,面向数百家优秀专营店,资生堂中国大众化妆品营业本部都丸泰本部长首次揭开了资生堂新零售项目的神秘面纱。资生堂划时代新零售项目通过与现有的资生堂专卖店合作,将现有的实体生意和跨境EC相结合,帮助专营店渠道成功转型升级。

  资生堂中国大众化妆品营业本部都丸泰本部长在接受中国化妆品网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在逐步尝试,将来也会用最先进技术和设备,让化妆品店逐步进化,没有库存而提供服务的特有渠道。”资生堂新零售项目开创新时代专卖店无库存销售的构想,专卖店可能不是以卖产品为主,可能更多是无库存状态,而传递体验和服务可能会是重点。

通过阶段性地配置电子设备,将最前沿科技和资生堂式咨询服务完美融合,向广大专营店渠道的消费者提供全新的购物体验。都丸泰部长表示:“2018年重点将会在专营店内设置电子大屏,利用丰富的娱乐性内容来吸引顾客,提升消费体验。其次是在门店的POS终端及智能手机终端,陆续开放线上下单,跨境购物的功能。”新零售项目,初期计划导入300家店铺,2020年覆盖到全国3000家门店,2018年能成为资生堂为CS渠道提供新价值的一年。

参会嘉宾体验资生堂新零售项目电子大屏

  新零售事业专用平台被命名为“资生堂官方美妆星品馆”,核心概念是 JAPAN BEAUTY GATEWAY,取意自“与日本之美邂逅的场所”。让顾客在这里尽情享受专属于自己的日本之美。目前已确定在平台上可销售的商品涵盖了资生堂旗下18个品牌,超过400SKU,全部为跨境进口的美妆类产品。未来在品牌及商品引进、O2O互动活动等方面,资生堂将会有更多新的着眼点和大胆的想法。

  利用前沿科学技术,结合资生堂深度的咨询式服务,面向顾客提供全新的购物体验,将共同搭建造资生堂、专营店与顾客的多赢关系。通过资生堂“新零售”项目和”心”链接计划的推出,为传统的化妆品专营店渠道探索出新零售时代的增长动力,值得期待。来源中妆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露营⛺️BBQ和家人朋友一起,还可以享受野营BBQ的乐趣,我们去的时候刚好不热,夜晚吹着竹林细风,吃着烤肉美食,不管是聚会、还是团建都是不错的!手工体验:可以亲
  • 耳机现在随机播放到宾克斯的美酒,想了一想自己好久都没有追海贼王了,现在已播出到一千多集了隐约记得自己才看到七百多集,如果现在还像之前那样前后曲以及回忆占比之大,
  • ​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他人有过不究,于人有恩
  • 身上太舒服了啊啊啊啊~衣服与肌肤摩擦那种丝滑的感觉,[doge]溜溜的~爱的物理学 金仁旭质量和体积不成正比。那个紫罗兰一般小巧的丫头,那个似花瓣一般轻曳的丫头
  • 此二十四字的精华,就是身处劣势时,要有鸿鹄之志,大丈夫要立志做出自己的事业,吃苦耐劳,战略角度要高;身居高位时,也要戒骄戒躁,不可挥霍无度,心气不能太盛,凡事留
  • #虹影电台##中篇小说##月是故乡明##中国作家##晚安心语##讲个故事再睡觉#玄奘的犹豫只是片刻。他转身解下马绳,牵马朝河中走去。希波丽塔偷眼看他。白马不愿跟
  • 扎丸子头卖萌抢风头,霍建华变油腻不少在曝光的大合影中,林心如并没有选择跟老公站在一起,而是紧靠着闺蜜,头发扎成了高高的丸子头,两侧还特地留下了一些胎毛刘海做修饰
  • #韩日花艺培训#创业班学员作品#周口新乡驻马店洛阳信阳南阳平顶山花艺培训#我们常说的要加油啊 并不是觉得你不够努力  也不是要你跟别人比成就  而是由衷地觉得你
  • #南京恋爱[超话]##南京身边事[超话]##相亲[超话]# 经过相亲之后,对相亲的女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时候,如果男方有感觉,就需要开始追求相亲的女孩子了。
  • 他给我也有这种类似的感觉 和人相处想掏出真心 却害怕被抛弃……#易烊千玺亲爱的客栈# 亲爱的·千玺,慢热的你刚适应了环境却要离开,很幸运看你参加了#亲爱的客栈
  • 我也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些问题,后来我告诉自己,也许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光鲜亮丽的结果,甚至有时候会惨败,但是只要那个过程我觉得值得,我不会觉得后悔,在那些努力
  • 每個經典撒糖橋段都快笑慘 每次看臉都笑到顏面神經痠痛我是威猛山的老大我甚麼都不怕啊 ~~~ [哈哈]趙露思跟丁禹兮這對CP 太可愛了主題曲也甜甜 der #传
  • 这是一条『可爱的emoji/颜文字』合集                                ˙Ꙫ˙     ଲ      ̊ଳ ̊      ⸝⸝⸝
  • 世间万象都有规律、人间百态都有定数 01 急什么? 日落息,日出作,春播夏锄秋收获。 早熟命短素质差,顺天应时总没错。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急什么? 人
  • nice control的编剧我告诉你怎么写我说才三集 你大可以讲讲女二是怎么被夏目的工作热情感染 是怎么心理慢慢转变真正热爱上这份工作而不是让两个失恋的人在一
  • 所以,我们世尊大慈大悲,开示这个法门,功德之大盖过天地,恩情之深超过父母。不要说生西方,就是生天道,千百人中,还没有一个。
  • 她在公交车上也会为了女孩的性命而放弃情报,本质上是有拎得清的善良的。两个对童话都秉持黑色解读的人,如何在看清这世间混沌之后,还能保守住明亮的眼眸,不弃金子般闪闪
  • 面朝阳光欣欣向荣,因为核心选择对了,一个人再努力方向错了也是白搭!#数字货币#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认知系统,认知觉醒,认真做这三件
  • 新书名《灵境行者》分类科幻,这些都没有变化,由此可见起点之前的保密活动做得是多差。1,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尔•史蒂芬森在1992年发表的小说《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超话]# 前阵子藏宝阁收了个蛇院73书的小衣柜女号,但是没时间玩,只偶尔用来借衣服/给亲女儿开个协作,感觉一直放着不玩有点可惜,有没有姐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