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肩扛责任 勇挑大梁——辛丰镇:耕耘十年,交出幸福答卷】
走进丹徒区辛丰镇,京杭大运河两岸生机勃勃。一河清水,两岸公园,笑语欢歌,景色宜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辛丰镇政府牢牢把稳思想之舵,以夯实基础为抓手,以壮大产业和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优化基层治理为支撑,凝心聚力促发展,砥砺前行创佳绩,全镇呈现经济稳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持续良好、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的良好态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初秋的早晨凉爽怡人,家住辛丰镇德胜村的李阿姨带着小孙女来到村中广场散步。“这里有健身路径、文化舞台、电子阅报栏,已经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们村还打算在这里举办一场自导自演的文艺演出呢。”李阿姨讲起家门口这个文化广场赞不绝口。
在过去的十年,辛丰镇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入手,不断加大对民生各项事业的投入力度,增进民生福祉。新建黄墟卫生院医疗综合楼,改建辛丰幼儿园,建造辛丰小学停车场,实施辛丰中学大门东移,缓解上下学集镇交通拥堵问题。辛丰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为100%。建设农家书屋15家,三级图书分馆1家,文化礼堂3家,文化大舞台9个,健身广场88个,健身路径41个,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精神文明内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辛丰镇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有机衔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全镇完成34个自然村污水管网项目建设,投资4100万元完成王家桥断面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同时对辛丰、石城7个自然村配套污水管网进行建设。为加快路桥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出行,辛丰共投入2965万元用于辛庄线、辛北线、黄丁线、辛南线等路桥新建修缮。完成了京杭运河辛丰段两侧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根据方案对运河两侧50米红线范围内的违规种植进行全部清除,新种植绿化树木4万余棵,新增运河绿地165亩,成功申报美丽乡村建设4处。
水环境是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一环。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辛丰镇,始终围绕“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总体要求,致力于生态河道、水库样板县(区)创建,通过开展岸坡整治、清淤疏浚、绿化种植、景观打造、清杂清障等一系列措施,河道两岸乱耕乱种、乱建乱堆及管护中存在的难题得到有效治理,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生态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辛丰镇农村河道管护以“水清、岸美、畅通”为目标,出台了《辛丰镇农村河道管护实施办法》,成立了河道长效管护领导小组,与各村签订河道、水库管护责任状,实行长效管护,并根据河道管护工作量和具体情况,落实管护人员,明确管护范围和职责,确保河道(塘)清洁、防洪安全、引排畅通,充分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改善居民生活和水环境。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辛丰镇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力以赴实施好“产业强镇”一号战略,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夯实产业基础,完成了省级创业型乡镇的创建和辛丰镇创业园孵化基地建设。全镇现有各类工业企业700余家,主导产业轴承、电子、笔刷。
在这片布满“工业基因”的热土上,科技创新是永不停止的追求。辛丰的企业家们纷纷抢抓机遇,不断转型突破,走技术兴企之路。一方面,激发自主创新动能,着力在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上下功夫。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在转型升级之路上呈现新面貌、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深化区域合作,搭乘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发展的快车,深化各方合作,争取获取溢出效应,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通过产权出让、相互参股等形式引进战略合作者,形成内外并蓄、协作共赢的技术创新体系。

盘锦水稻“开镰” 奏响丰收序曲

2022-10-19 15:18:18 来源:辽沈晚报

  在盘锦市盘山县太平街道兴隆村的稻田里,金黄色的稻穗随风起伏,阵阵稻香扑鼻。

  眼下,盘锦大地又到了稻香蟹肥、瓜果飘香的时节。稻田里、池塘边、大棚内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广大农户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做为辽宁省水稻主产区的盘锦,已经进入收割阶段,水稻丰收丰产已成定局。

  盘锦市盘山县各地的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积极组织农机下地开镰收割,奏响丰收序曲。

  10月16日,在盘锦市盘山县太平街道兴隆村的稻田里,沉甸甸、金黄色的稻穗随风起伏,阵阵稻香扑鼻。种粮大户李井会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中往来穿梭,割稻、脱粒、碎秆等工序一气呵成,沉甸甸的稻穗“变身”金灿灿的谷粒。李井会告诉记者,因为今年的气候好、光照足,病虫害防治到位,稻谷饱满度好于往年,每亩能增产50公斤左右,又是一个丰收年。

  作为全省优质水稻主产区之一,今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2.17万亩,主要栽种盐丰、盐粳、锦稻、辽河系列等品种。近年来,盘山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水稻生产上不断强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确保生产出优质的稻谷。眼下,县农业部门正积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组织各级农技人员成立农机服务小分队,推广水稻机收减损技术,指导农户按照作业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机械化收割作业。同时,各地的农机合作社、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机收主力军作用,力争做到秋粮成熟一亩、收获一亩,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我们探索出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种粮大户张雅茹告诉记者,“现在不断提升水稻品质,增强绿色发展底色,增加我们农民收入。”

  辽沈晚报特派盘锦记者 徐刚文并摄

责任编辑:张博华

#关注二十大#【#科技成为民生福祉强劲引擎#】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的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坚定“科技为民”的价值追求,持续加强科技攻关,不断释放科技红利,造福千家万户。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我国推动了医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降低了医疗成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发推广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等技术,还人民一片蓝天。扛起保障粮食安全责任,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有力支撑粮食“十八连丰”。推动C919大飞机、600公里时速磁浮列车、5G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等民用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https://t.cn/A6oiSGIX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
  •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两因素叠加导致,将面临什么问题?
  • 首款产后抑郁症药问世、小猪佩奇被批性别歧视、东京奥运火炬揭晓丨今日天下
  • 郑爽发布会扇嘴巴,演绎“疼痛”青春 网友:是个狠人
  • 三星长女滥用麻醉 网友却纷纷提起“凤凰男”前夫
  • 关晓彤晒清宫装造型,手拿小帕娇羞动人,话题一夜之间上热搜!
  • 阴曹地府货币发行量即将输给委内瑞拉
  • 刀锋|重磅!科创板首批名单出炉(概念股大全)
  • 沪指坚守3100点?写在跌破2440之前...
  • 流浪大师真实身份是什么?抖音流浪大师背景资料
  • 英国究竟想干啥?梅姨要求推迟脱欧日期三个月
  • 什么情况?杨幂胜诉后发声 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五一放假四天,高速免费!但别高兴太早…
  • 首节27分,末节连得13分收割比赛,球迷不退场,全体起立致敬哈登
  • 倪萍董卿同框 央视两代当家女主持人此番跨界充满童趣
  • 全国中小学百强榜来了!广西有这些学校入选!
  • 湖人不敌篮网,无缘季后赛
  • 全联盟年薪前十的球员,只有他和詹姆斯无缘季后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