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文艺】林森:“知青”原点与时间之书 ——论韩少功长篇小说《日夜书》(下篇)

“日”与“夜”之二:革命与日常

《日夜书》在革命与日常之间处理得最有意味、最为复杂的人物,显然是马涛。作为叙述者陶小布的妻子马楠的哥哥,在《日夜书》中,马涛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也是全书中韩少功刻画得最耗心力的一位人物。马涛是一位“革命者”,或者说自以为的“革命者”,他读书甚多,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体内涌动着革命者的坚韧,不少的知青都被他的魅力所倾倒,包括小说中的“我”——陶小布。除了有革命的理想,马涛也有胆量,在因密谋被揭发入狱之后,他仍然不改其志,他犹如永动机,一直喷涌出“革命”的力量。而且,他身上保持着这种状态数十年,直到多年后身处国外,仍是一副引领全世界思想革命的派头。在这个意义上,马涛是一个超脱之人,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世俗生活,为了某种“理想之光”便把一切都压了上去,从不后悔。我们可以不认可他的思想,可我们又很难不为他这种追索的毅力所震撼。马涛的让人难忘,当然不仅是因为这“伟光正”的一面,甚至可以说,韩少功刻画他、读者记住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另外一面。作为革命者的反面,马涛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没有了那种面对历史、面对思想、面对时代的如鱼得水,他失去了那种“对自己入迷的书过目不忘,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某一段,甚至能准确锁定哪一页,讲一个小说或电影里的故事,也能风生水起和准确无误”的“超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他“把姓王的喊成姓刘的,把杀猪的叫成弹棉花的,把人家的三大姨叫成四姑娘……”饭烧焦了,他路过几次也不熄火。马涛的这种“与生命相脱节的纯粹来自知识演绎的思想狂妄。他内心的自我膨胀和傲慢来自于知识给人带来的心理优越,他忽略了思想的奇葩只有落实到常识的现实才能开出真实的花”。马涛把一家人尤其是马楠伤害极深,陶小布作为旁观者,在讲述之时饱含愤恨。马涛对家人、朋友的伤害是持久性地,他甚至把自己的女儿笑月也丢给马楠,基本放弃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也酿成了小说结尾处笑月自杀的惨剧。而马涛本人,对那些被他伤害的人毫无知觉,只认为所有人都轻慢了他,他的“伟大”被所有人扼杀了——他认为马楠为保护他而在他下狱期间烧掉他的手稿,造成了他曾提出的某个伟大思想未被承认,这对他是摧毁性的。马涛的这些自以为是和思想狂妄,都身披一件“伟大”的外衣,他永远觉得身边人没有给他创造足够多的条件,让他一展身手,于是把“匕首”一次次刺向最亲的人。

革命的轰轰烈烈和日常的鸡毛蒜皮,在这里形成了某种刺眼的对比。一个个疑问也由此诞生:以牺牲身边最亲的人来完成的“革命”,是否具有合法性?连最亲的人都可以如此肆意践踏的理想,是否仍然值得尊敬?革命与日常的摩擦、冲突,是否就像“夜”未能融于“日”?

日”与“夜”之三:身体与精神

《日夜书》里,韩少功极力回归传统长篇的表达,更多地以故事本身来讲述,作者的强行介入不多,但也还是有。韩少功在故事讲述的中间,插入一些章节,分析人物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有“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泄点与醉点”先分析了这两者的不同,这两个描述生理高潮的概念,“泄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饱”,“醉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好”。之后则是分析N、安燕、姚大甲、吴天保、贺亦民等人的性经历,试图从这里头,挖掘性经历与他们的性格演变、命运走向之间的隐秘关系。“准精神病”则是以蔡海伦、马楠、万哥、马涛几人的某些几近精神病的性格表现作为分析对象:蔡海伦无论任何场合,都把女权挂在嘴边,把所有的话题都引向关于女权的争论;马楠任何时候都让陶小布表达对她的爱,以此来证明他没有变心;万哥是一个穷怕的人,到南方最早开放的城市见识一番之后,心态失衡,导致后来被骗,而这个经历颇多的人,最后变成了喋喋不休的“营养专家”;马涛永远活在他的伟大理想和现实庸常的摩擦当中。“器官与身体”则主要是关于贺亦民的奇人奇事,贺身材很矮,也不识几个字,要谈女朋友还得请别人介绍《红楼梦》等名著中的典故,以方便其“找话题”,就是这么一个人,竟极有偏才,发现了电表上的极大漏洞,长期用电而表不走动,他还有多项技术专利……这个奇人也是畸人,他的腿与腰、手、脑、舌、耳、心等器官被韩少功缓缓道来。

身体作用于精神,精神也支撑着身体。很显然,这相对、相反的概念,被插入完整、线性的叙事当中,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花活儿,而是要在人物的命运向前发展的时候,稍微歇一歇,停下来思考那些被故事裹挟着往前的人物,除了社会的、时代的浪潮裹挟,还有没有一些不被注意的因素,潜在地影响着那群人的生命走向?作为个体,精神方面的追求、喜好甚至怪癖,其实也在左右着一个人——虽然这可能很难被我们所看见。除了精神,身体、样貌也跟一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贺亦民就是一个例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泄点”和“醉点”,这本是身体上的反应,可这种身体反应,又往往抵达精神层面。身体和精神,显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连一体、互相转化的,就像“日”与“夜”的永远相连,不可分割。

日”与“夜”之四:少年与老年

《日夜书》里,人物从知青时期的少年,变成活在当下,逐步退出职场的老年。针对少年时期,韩少功少见地在自己的长篇小说当中书写爱情了——而对情感的书写,往往被视为韩少功的一个“薄弱环节”。《日夜书》不仅仅写爱情,甚至也有了性描写,这更是韩少功作品中罕见的。马楠为救哥哥马涛,去找徐副主任,被夺了初夜。后来的第22章、23章里,陶小布和马楠两人进行着让人唏嘘心碎的“第一次”。所谓的性描写,当然不是为了描写性,而是在对话、动作当中,写出马楠和陶小布所受到的身体、心理伤害。陶小布失败的第一次,当然是因为介怀马楠被徐副主任夺取了初夜——虽然他极力否认;马楠后来没法生育,跟当初的徐副主任是不是也有着某些隐秘的关系?这些被时代抛到山沟沟里的少年人,其被时代给予的伤害,通过一次“失败”的性关系,被折射出来。他们下乡之前的那种冲天豪情,被现实雨打风吹去。可以看出,韩少功在书写知青这一段少年生活的时候,既对那个时代保持着警惕性的思考,“将与自己同时代并且命运交集在一起的人作为麻雀,加以刻薄地剖析”,也有对这一段少年经历保持着某种刻骨的痛惜。

老年这一段,韩少功还写了职场,写了办公室政治。比如说第28章突然出现的陆学文,这个在厅长陶小布手下任副厅长的活宝,和陶小布来了一场“宫斗”。韩少功也写到了家庭里的日常,马涛和妻子离婚后,把女儿笑月丢给了马楠,陶小布和马楠之间为笑月的教育,发生了诸多摩擦。而马涛作为一个“时代英雄”,自以为在国外能呼风唤雨,却不过落得一个被鄙夷、嘲笑的下场,他开启一场国内之旅时,已经身患绝症,仍再次把陶小布等人折磨得七零八落。陶小布只能把这当成一个绝症之人的最后任性,把所有委屈吞回肚子。

抛弃掉历史的浪潮,仅仅时间本身,仅仅是少年变成老年的过程,就让人如此触目惊心。这种时间不舍昼夜的流逝感,通过少年和老年的对比,更显清晰,这也是属于作者的感怀,如黄灯所言,“在史铁生无法克服生理的极限早已离世之后,在张承志已越来越远离主流并自动边缘化的形单影只中,韩少功是否感到了一代人被历史的风吹雨打之后的落寞和悲凉?”

“日”与“夜”之五:畸人与英雄

《日夜书》里,韩少功一反《暗示》当中人物和故事只提供例证的方式,开始用心刻画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关于这一点,韩少功自己也说:“《日夜书》讲的是一些‘50后’国人的故事……他们是畸人,也是英雄。说畸人,是他们困于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有怯懦,有幻想,有自负,有盲目,有粗鄙……说英雄,是他们抗打击,能折腾,用于反抗,富于激情,相当于一片蓬蓬勃勃的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度和底层根系。”韩少功本人特别清楚这一代人身上的两面性,他看到了那些同龄人,在这数十年里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在这里,有人性暗淡的一面,也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有时代不堪的一面,也有时代动人心魄的一面。很显然,真正有价值的思想、真正感人的人物,都绝非仅有所谓“正面”“正能量”的那一面,一定是两面甚至多面的混杂交织,其丰富性才足以让人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其丰富性才经得起推敲和细品,畸人和英雄同为一体两面,也是“日”与“夜”混杂交织的一种。

可以看出,韩少功在《日夜书》里,通过一组组相对概念的对照、彼此映射,来构建他心中的“50后”一代人的生命历程。它们有时是界限分明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日就是日夜就是夜;可更多时候,它们又是混合交织、互相转化的,黑可以逐步过度到白、日可以慢慢变成夜。所谓《日夜书》,有日、有夜,也得有“书”,有记录的冲动、有书写中的沉思和犹豫,才能组成这一代人、这一个时代的故事。

感性的“回归”

《日夜书》有着结构方面上的考量,比如说,大量的插叙、倒叙,使得过去的时空和后来的时空,得以穿插、映照。这种手法的运用,对于大体上知晓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读者,阅读障碍不算太大,可对于境外的读者,其进入难度肯定是存在的,以至于《日夜书》的台湾繁体字版、韩文版,不得不“将这部小说里的情节布局稍作调整”。除了跳跃和闪回的大量运用,还在一些章节中间插入“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隔断完整的阅读,让读者有放慢脚步、略作沉思的时间。

《日夜书》的首版简介上写着“知青一代的精神史,具有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灵动的言表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这话我们可以当广告词来理解,前面的话则是对这部小说的概括。相对国内其他作家的作品,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相对韩少功自己的作品,其“思辨”其实是在“后撤”的,因为韩少功最擅长的思想,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大的“压制”。《马桥词典》和《暗示》中,韩少功本人经常会跑出来,和作为叙事者的“我”混为一体,而且,因为这两部小说中,那个叙事者“我”都是没有姓名的,这就让作者韩少功和叙事者“我”的串场特别厉害。而在《日夜书》中,这一做法基本绝迹,韩少功本人隐遁了,只有作为叙事者的陶小布存在。从这一个小切片便可发现,韩少功在努力压制着思考的冲动,让故事本身去阐释,让故事自然生发意义,也就是说,在《日夜书》里,感性在大面积“回归”。

为什么在思考一代人命运的作品当中,韩少功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思辨,而“臣服”于故事本身?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在于,韩少功或许认为,他本人的思辨与历史的“真实”相比,他更愿意诚实地记录,而不是交出个人的思考——又或许,年满耳顺之年的韩少功,内心萦绕着当年知青生活里遇到的念念不忘的人,他的记录冲动远远大于他的思考冲动。“岁月流逝,数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弹指之间,千年变局。天地之间,唯心是归。当熠熠闪光的那么多人和物正变得模糊,相伴相守的日子渐次凋零,受惠者的一眼回望岂是多余?……放下技法,放下风格,放下创新野心,放下禁忌掐算和风险规避,一切从内心开始,便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把这些既畸人又英雄的旧日故交记录下来,以免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烟尘处,是韩少功写《日夜书》最大的缘由。把这些后来成为了官员、工人、民营企业家、艺术家、流亡者的知青一代如实呈现,让后人从活生生的人物和生活中,感受当时的历史现场,便是《日夜书》最大的价值。

也正是出于这最质朴的记录、“书”的初心,“感性”在《日夜书》里得到了“回归”,《日夜书》也成为韩少功笔下最像传统长篇小说的作品。韩少功的中短篇小说,完全符合我们对经典中短篇的理解,很少在作品当中直接以思辨性的语言进行介入,而多以故事来自然呈现。可长篇小说里,他的探索性太强,于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成为了一种“奢侈”,《日夜书》的出现,算是一个意外的特例。


——原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年5月
----------------------------------------------------
林森,作家,《天涯》杂志副主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小镇》《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海风今岁寒》《小镇及其他》,长篇小说《关关雎鸠》《暖若春风》《岛》,诗集《海岛的忧郁》《月落星归》、随笔集《乡野之神》等。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北京文学奖、长江文艺双年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海南文学双年奖等,作品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中国小说排行榜、《扬子江评论》文学排行榜等。

这个月搬家的几家从偶像到粉丝都真的很惨,我最直接感受到这点是看到有的粉丝心态真的出了问题。
这张图是昨天偶然看到的,虽然语气暴躁但是确实大致描述了旁观者看到的情况。这四个人每天大量发博然后多自评说到底是为了粉丝省点钱,但是谁最多就要被嘲low,不过如果是自家那就是努力做作业帮粉丝省力气;水互动和阅读明明是每家都在做的(别说最近的一两千万,哪怕是前段时间的五六七八百万也是粉丝打投做不到的),这都没什么,搬家竞争激烈的话不就是拼钱吗,但如果不是自家水到了第一,那就是水后,粉丝罪大恶极不可原谅;还有前段时间zy家管理自曝了买水的细节(大概是这样),当时另外三家后援会联合声明要求新浪公平清水,但是这两天zkn家水得比较多,所以当时一定是他们预谋好的,太阴了。
……
当然这其中肯定也包括为了虐粉或者为以防万一准备的固粉套路,几家互狙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程度真的不亚于赛事了,我旁观了这些天越来越觉得粉丝真的很惨,不管搬不搬得出去,心态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所以上个月一切顺利真是太好了,顺便今天自评的各位真的太了……没什么low的,真的太厉害了,要是喻言这么搞我真的无法想象。最后,私心还是希望前几个宣的婧妹可以搬出去。

【29小时“云巅之旅” 最长最险山路见证#欧曼自动挡重卡#生而强悍】

从数年前肇始于市场,到今年销量陡增,自动挡重卡在国内的发展态势逐渐明朗。以欧美市场高端重卡的发展趋势预估,2025年前后,我国自动挡重卡普及率将突破80%。

一路看涨的销售行情背后,“自动挡重卡只能走平原,自动挡重卡更费油”等固有偏见依然存在于部分卡友心中。

8月19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福田戴姆勒汽车承办,以“超级卡车 不服来战”为主题的欧曼自动挡重卡“云巅高速”征服之旅活动在西安正式启动。两辆欧曼EST-A自动挡重卡自西安出发,一路翻越秦岭,途径四川盆地,跨过横断山脉,直上云贵高原,最终抵达云南大理,用 29.5小时(路遇堵车,没有堵车情况下用时应该更短)走完了1800公里路程。作为跟车媒体,记者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在这段堪称中国最危险山区高速公路的征服之旅中,见证了欧曼自动挡重卡所展现出的高效、经济、舒适、安全等特质。

可以说,欧曼自动挡重卡用实际行动为中国自动挡重卡完成了正名之战。

百公里油耗27.5升 欧曼自动挡重卡缔造节油传奇

一路都是最难爬的山,一路都是最惊险的坡,在此次欧曼自动挡重卡实车、实货的云巅高速挑战中,两辆欧曼自动挡重卡分别以百公里平均油耗27.5L、29.2L的成绩完成挑战。数据分析得出,欧曼自动挡重卡相比手动挡车型全程油耗降低11.9%,全程节省油费354元。以单车年运营里程 10 万公里计算,一年即可为车队节省1.96万元。

作为全程跟车的随行媒体,记者对这种节油奇迹印象深刻。在挑战之旅途中,记者采访到了自安徽运输快递到昆明的司机安猛,他驾驶的某品牌500马力手动挡重卡,平均百公里油耗达到37升。颇为巧合,本次欧曼“云巅之旅”重卡的驾驶者宇而明同样是一位来自安徽的卡友,在驾车之余,他和记者聊起了使用欧曼自动挡重卡给自己生意带来的转变。

宇而明平时从事绿通运输,走安徽到昆明路线,自去年四月购买欧曼560马力自动挡重卡以来,他亲身感受到了自动挡重卡在节油性能上的魅力。“我有四辆重卡,欧曼560马力重卡百公里油耗仅为31升,其他三辆 510马力手动挡重卡,同样线路百公里油耗要35升,以每年2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计算,自动挡和手动挡车型每年的成本支出相差超过35000元,这在物流行业不景气的当下,对我太重要了!”

在传统机械变速箱传动结构基础上,采埃孚自动挡变速箱通过加装TCU电控模块实现对车辆换挡自动控制,这种方式比人为换挡更合理,传动效率达99.7%,能根据车速、油门、驾驶员命令等参数精准确定在最佳挡位,保证发动机转速可以始终控制在最经济油耗区间。此次挑战之旅中,宇而明全程采用自动模式行车,用实际行动见证了自动挡重卡山路节油并非虚言。

29.5小时1800公里 欧曼自动挡重卡为高效物流而生

在重卡运输中,绿通和快递是对时效性要求最高的领域,此次的挑战之旅中,记者遇到了从郑州往成都运送快递的卡友赵登安,他的故事颇让人心酸。

赵登安驾驶着一辆520马力某品牌手动挡重卡,从郑州往成都运送快递,货主给出的时效是19小时之内,每超出一分钟,扣除运费十元。“基本上除了每四小时必要的停车休息,根本不敢浪费其他时间。吃饭、喝水都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对付过去,现在运价本来就低,因为延误时间被扣钱我实在承受不起。”对于他来说,阻碍自己快速完成这段运输旅途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山区行驶。“从郑州到西安段还好说,时速到90公里不成问题,但是山区根本跑不起速度,时速只能维持在不到50公里。”

运输苦,运输累,赵师傅的例子正是这种生活的典型写照。物流行业向高效迈进的大趋势不可避免,但这种迈进绝对不能是以压榨驾驶员身心健康为代价。作为对比,本次欧曼自动挡重卡的“云巅之旅”挑战几乎全程都走山路,平均车速达64.16km/h,1800公里的里程只用了29.5小时完成(这还是在遇到堵车的情况下)。

采埃孚自动挡变速箱凭借优秀的换挡逻辑,在山区路段也能够快速且平顺换挡,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合适的扭矩输出。此次挑战车型平均千公里换挡次数为536次,而手动挡车型的千公里换挡次数为212次,采埃孚自动挡变速箱通过频繁的换挡始终把整个动力链保持在最佳的动力输出区间。欧曼自动挡重卡,给了高效物流时代更人性化的选项。

作为有着20年驾龄的老司机,宇而明也分享了他对于欧曼自动挡重卡保持源源不绝动力的看法:“自动挡变速箱相当于为司机提供了一位比最具驾驶经验的老司机还熟练的师傅代替人工换挡,在软件精密控制之下,自动挡变速箱不但比人工换挡更具熟练性,而且不会疲惫,永远保持最佳专注度。”

舒适安全 驾驶者的险途守护神

数据显示,交通事故发生率中货车占比32.04%,而山路更是事故高发路段。挑战之旅一路行来,不时可见到弯曲陡峭的公路在悬崖上延伸,不少公路都是靠着山体硬生生开凿出来,上依绝壁,下临深渊,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在这种本已极端复杂凶险的路况下,手动挡沉重而频繁的离合操作,更是加重了司机的疲惫感,大幅增加了事故发生率。

没有安全,谈多少经济高效都是空中楼阁,真正实地跟随驾驶者走过一天一夜,欧曼自动挡重卡最让记者感慨的是其将天堑变为通途的能力。通过配备TCU电控模块,采埃孚自动挡变速箱能够基于电子地图的预见性驾驶技术,保证更加平顺的驾驶体验以及合理的爬坡档位及速度,大大减轻行车疲劳以及因此产生的事故风险。

“自动挡其实更适用于山路。爬坡、下坡、连续山区颠簸复杂路况,自动挡比手动挡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解放了司机的右手和左脚,全程智能化换挡,摆脱油离配合的风险,司机的疲劳强度大大降低,是真正的高效物流。”宇而明说。

作为此次活动唯一的女性司机,来自安徽的卡友高艳感慨:“之前一直在开手动挡,跑过几次山区运输后就不愿再尝试了。一是太累,复杂的行车环境得时刻保持专注频繁换挡;二是不安全,路上多是长上、下坡,油耗高、车的磨损大、危险系数高。现在换了欧曼自动挡重卡不但智能节油降低了成本的支出,而且操控起来既安全又简便,非常适合年轻人和女性司机,可以说是我们山路行车的守护神!”

此外,欧曼自动挡重卡匹配的液力缓速器和第三代IBrake发动机制动系统,可以说又给了山区行驶双重保障,二者配合之下,最大制动功率可达1100PS。使用将一年多,宇而明已经彻底成了欧曼自动挡重卡液力缓速器的忠实粉丝。“一般车辆只有刹车制动和排气制动,而我下长坡可以打缓速器,如果还不行就用排气刹,再不行才用主制动,比别人多了几层安全保障。”

一路行驶下来,记者最大的感受是身心俱疲,旁观者尚且如此,作为常年行驶在这条路线上的驾驶者劳累程度可见一斑。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现象: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不利影响,重卡行业逆势增长,连续四个月刷新历史记录,在1~7月创造了近96万辆的销售佳绩。但伴随着重卡销量增长,呈现出的是物流行业高速发展和从业者稀缺之间的矛盾,90后、00后出生的年轻人不愿意再踏入工作枯燥、疲惫的运输行业。

如何弥补这种供需缺口?自动挡重卡在技术方向提供了解决方案。欧曼作为中国自动挡重卡的领军品牌,今年上半年,自动挡重卡销量突破13000台,同比增长638%,卡友用实际行动选择了他们认可的中国重卡发展方向。

此次“云巅高速”征服之旅,欧曼自动挡重卡所展现出的强悍实力定会订正人们对于自动挡重卡的误解。重卡自动挡时代,潮流来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市民不仅可以参观珍贵的明清绘本真迹、数百本原创绘本和图书,还能参与亲子故事会、绘本临摹等互动活动,在寒冷的秋冬感受美好的童话世界。本期,泰丰文化主办的“格调高古
  • 【例】1)调整后不再生效的礼物▶ 镇魂- 效果:关卡开始时,拥有赋予烧伤威力或烧伤次数、特殊烧伤的攻击技能的人格在5人以上时发动(EGO技能除外)→ 因为只视为
  • 觉得很适合Jason本身的Vibe,再加上今次Jason新碟希望跟不同的音乐人合作玩音乐,两个率性的音乐单位结果一拍即合,做起歌来,但在制作过程中发生了一段小
  • 从哈尔滨飞去杭州又从哈尔滨飞去郑州不觉辛苦 只觉荣幸在这里很感谢我超棒的朋友 是他们帮我抢到演出门票 才让我得以所愿去奔赴我的青春很遗憾的是杭州4.14和郑州5
  • 一个华子3000块,平台扣一半,郭有才拿1500。一个华子3000块,平台扣一半,郭有才拿1500。
  • 是忠于现在的朝廷还是忠于曾经那个有可能让大清变强大的维新派,在现实面前,他选择了前者,不是变节,是百日一梦破碎后的无奈之举。”门三刀作为御前行走,跟着皇帝见证过
  • 就在她要进门时,洛旻宇在她身后开口:“殷小姐,这是我的名片,如果有什么需要,不用客气。就在她要进门时,洛旻宇在她身后开口:“殷小姐,这是我的名片,如果有什么需要
  • 在瑞士,铂金与18k金的某某纯度标记完全不同,购买者还是较易分辨的,百达翡丽公司为了方便买家,还在所有自家产铂金表的6点刻度下方镶嵌了一枚小钻石,十分明显。日前
  • 不管有多苦,千万要记住:苦难是我们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经历,只有活着,才有幸福的可能!自己的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好生活在于进取,也在于知足。你知不知道,
  • 而对于那些无所谓的人,你本就无需在意,待人接物你只需要做到问心无愧。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是常有的事情,花开花落,还需你尽力而行,做到无愧于心!
  • ~村上春树说:"我告诉你我喜欢你,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后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经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曾经是,以后
  • 我爱你,更爱和你在一起,爱和你讲我的小秘密,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待在一起就已经很幸福了耶!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先尖叫再落泪 他用手护着老婆的头 真的就该他有老婆
  • 提高羽绒填充物的蓬松度才是提高保暖性的关键,蓬松度越高,羽绒所包含的隔热空气就越多,衣服也会越保暖。提高羽绒填充物的蓬松度才是提高保暖性的关键,蓬松度越高,羽绒
  • 他肯定买花了(因为他很久之前问了我,我说买花浪费钱,还不如去吃顿牛排)今晚好好约个会~突然发现最近见面的次数有点太频繁了[酷]最后最后祝大家520快乐,天天开心
  • 清静的生活,没有染着的人事纯良单纯,没有心机清淡的口味,美美的享受田园生活,亲近自然云游世界,是我的向往也是涅槃重生后的喜悦希望,在一步步努力后都是自己想要的生
  • 我已经暗暗下定决心,下次再带他去南京,高低得去几个著名景点,不然老师同学问起来南京都有什么“有安安家的小汽车,有天线家的黏土,有麦芽家的酥饼,还有爸爸和韦韧叔叔
  • 第二级:欧米茄蝶飞手表普通精仿价格在1000元以上,比较像,高仿货,这类手表在外观方面已经比较像了,表壳也是用的精钢材质了,就是壳套打磨的粗糙一些,字面和镜面用
  • 这轮回调现在,为啥我感觉比前几轮牛市都恐慌,大家担心担心的,好想世界末日了一样,为啥我毛的都知道感觉没有,因为我行情会回来,这里洗 ​​​ ...展开点扩撒,抽
  • 在早上清晰的感受到了捏着时光有多么幸福,在这样一个周末大部分时间可以完完全全属于自己,能够做到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虽然时间也会被别人侵占,但是总体上来看还是幸福
  • 果然有这个词呢!欢迎更多小不点入坑呀【资讯“鲜”出炉-猫经济兴起 今天你“吸猫”了吗?